未来之城,深圳17个重点区域 写字楼办公选址介绍 ? 近日,深圳市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总指挥部*十二次会议召开,深圳17个重点区域公布,目标成为深圳未来的重要增长较。 这17个重点区域,既有深**总、空港新城、大运新城这样的“城市新客厅”,也有梅林-彩田片区、笋岗-清水片区、盐田河临港产业带这样的“旧城更新”项目。 这些项目要建成什么样,从项目规划来看,涉及到慢行系统、智慧城市、海绵城市等未来城市的概念。 圳划定17个重点区域, 可归类为四大类城市建设类型 此次公布的17个重点区域中的13个,早在2013年起就开始规划了,当时的要求是力争实现“一年全面启动、三年形成规模、八年基本建成”。五年过去了,13个重点区域变成了17个。 第一类:中心服务性重点区域 是指以高端商务、商业服务和高等级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为主导,聚集服务业就业人群的服务性城市地区。 包括:深圳湾**级总部基地、坪山中心区、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、宝安中心区、大运新城和空港新城。 深圳湾**级总部基地 宝安中心区 第二类:科创园区型重点区域 是指以生产制造、科技研发等产业功能为主导,集聚科研研发、生产制造业和相关配套服务人群的产业型城市地区。 包括: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、高新区北区、留仙洞战略新兴产业基地、福田保税区、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、盐田河临港产业带。 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 留仙洞战略新兴产业基地 第三类:综合集群型重点区域 指综合集群型重点区域,是指容纳生产和生活功能,集聚多元化人群的综合型城市地区。 包括:梅林-彩田片区、笋岗-清水河片区、光明凤凰城、坂雪岗科技城、国际低碳城。 坂雪岗科技城 国际低碳城 到这里,三种类型已经囊括了17个重点区域,但是在此基础上还有第四类,也就是旧城更新型重点区域,该类型重叠了部分**类的重点区域,比起在空地上新建,这些重点区域是利用了城市更新盘活存量的特点。 第四类重叠的重点区域包括:梅林-彩田片区、福田保税区、坪山中心区、笋岗-清水河片区、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和坂雪岗科技城。 看着这些高大上的规划,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“新名片”呼之欲出。 对标国际*水平 建成后的17个重点区域有8大升级 根据规划,建设17个重点区域对标国际*的城市建设方向后,主要梳理八大方向,而这八个方向也组成了深圳的“未来之城”。分别是: ? 产城融合、乐居宜业的高品质城区; ? 多元复合、紧凑集约的中心功能区; ? 双创导向、活力高效的产业区; ? 以人为本、多元包容的现代社区; ? 优质宜人、绿色共享的开放空间; ? 安全舒适、开放活力的街道空间; ? 高效便捷、多层次的公共交通; ? 韧性低碳、安全智慧的基础设施。 深圳,经历沧桑巨变,从一个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国际*大都市。这里不仅一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,也是重要的国际枢纽港口以及商务汇聚之地。 而深圳前海,也一直被美誉为“东方曼哈顿”,享纽约湾区同等储值。 汇聚于前海,中国硅谷,这里**企业云集,人才济济,GDP产值占深圳较高,扞卫着深圳不可动摇的地位。 见证深圳的变迁,位置,决定企业的高度和未来!